为深化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合作,推动民办教育国际化进程,4月1日下午,我校与俄罗斯新大学就筹备中俄民办高校联盟工作召开视频会议。我校副校长叶时平,国际交流处处长万国伟,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、白俄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剑亮,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吴荣兰,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陶芳铭,白俄罗斯研究中心教师杨丽萍、寿家睿,及俄罗斯新大学校长弗拉基米尔·泽尔诺夫、副校长叶甫盖尼·阿列克谢耶维奇、亚太地区中心主任娜塔莉娅·加弗里洛夫娜等人参加了会议。
弗拉基米尔?泽尔诺夫在发言中表示很高兴能与我校开展合作,为该校学习中文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,同时也表达了向中国高校学习办学经验的愿望。以苏联援建长春汽车工业的合作为例,泽尔诺夫希望中俄高校能在教育领域续写友谊的续篇。
叶时平对泽尔诺夫的致辞表示感谢,并指出,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苏教育合作渊源深厚,如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为两国教育交流注入新动力,作为两国民办高校的代表院校,双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,产学研融合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,联盟的成立将推动资源共享,成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创新典范。
会上,双方就联盟章程草案展开讨论。万国伟就联盟章程的拟稿提出修订建议,强调需“细化会员准入机制、明确文件移交规范,同时优化章程文本的表述严谨性”,为联盟高效运作奠定制度基础。
双方还重点讨论了2025年联盟筹建的首要工作任务清单,以及两校国际科研合作、学生交流机制。两校将于本月加快推进联盟成立仪式筹备工作,并广泛吸纳中俄优质民办高校加入。此次合作不仅呼应“一带一路”人文交流倡议,也将彰显民办高校在全球化教育治理中的主动作为。